昆山开发区长江南路666号楼415-416室 17433088784 j9bibei@j909.vip

新闻中心

国创赛事制度(国创赛全称)

2025-07-09

国创赛全称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),是由教育部主导的国家级双创赛事,其核心制度涵盖以下方面:

基本定位与目标

1. 主题与宗旨

  • 主题:“我敢闯,我会创”。
  • 目标:聚焦“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”,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培养拔尖创新人才。
  • 2. 赛事性质

  • 综合性竞赛:涵盖高教主赛道职教赛道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及国际赛道,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全学段。
  • 成果导向:强调项目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(如制造业农业数字经济等)或解决社会问题,要求项目真实合法弘扬正能量。
  • 组织架构

    1. 主办单位

  • 教育部联合中央统战部网信办等12个部委及承办地省级政府共同主办(如2023年第九届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承办)。
  • 2. 三级赛制

  • 校级初赛:由高校自主组织选拔。
  • 省级复赛: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,8月15日前完成并推荐国赛项目。
  • 全国总决赛:教育部统筹,每年9月举行,设置金/银/铜奖及专项奖。
  • 参赛规则

    1. 资格要求

  • 项目需基于高校“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”建设成果,突出创新性或产业价值。
  • 参赛人员年龄≤35岁(1990年3月1日后出生),每人限报一个赛道,往届金银奖项目不得重复参赛。
  • 2. 国际项目

  • 国际赛道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(PILC)官网报名,参赛团队成员需均为外国高校学籍学生(不含港澳台地区)。
  • 赛程与评审

    1. 2025年关键时间节点

    | 阶段 | 时间 | 说明 |

    ||--|--|

    | 报名开放 | 2025年5月9日 | 官网:[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] |

    | 报名截止 | 各地自定(不晚于7月1日) | 国际项目截止7月15日 |

    | 省级复赛完成 | 2025年8月15日前 | 推荐国赛项目 |

    | 全国总决赛 | 2025年9月 | 混合分组现场答辩 |

    2. 评审机制

  • 校/省赛:自主制定评审规则,侧重项目可行性创新性及社会价值。
  • 国赛: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,重点考察技术含量商业模式团队能力及落地潜力。
  • 赛道设置与项目要求

    | 赛道 | 重点领域 | 项目类型示例 |

    |-|--||

    | 高教主赛道 | 前沿技术新兴产业(如AI生物科技) | 科技创新产品数字服务平台 |

    |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| 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红色文化 | 公益服务文旅开发农产品电商 |

    | 职教赛道 | 职业技能与产业需求结合 | 技术应用改良服务流程优化 |

    | 产业命题赛道 | 企业发布的真实产业问题 | 针对性解决方案(如低碳技术供应链优化) |

    | 国际赛道 | 全球性议题(如公共卫生气候变化) | 跨国团队合作项目 |

    制度特点

    1. 成果转化导向

    国创赛事制度(国创赛全称)
  • 推动项目与产业资源对接,通过大赛服务平台(如创业服务网)提供孵化投资等支持。
  • 2. 教育融合机制

  • 以赛促教:引导高校深化双创教育改革,强化课程思政与实践能力培养。
  • 3. 激励机制

  • 对获奖项目团队及指导教师给予奖金(如哈工大深圳校区对国际项目获奖者按国内标准奖励)。
  • 与大创项目的区别

    国创赛强调竞赛性与成果落地,而大创(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)是科研训练项目,侧重过程培养:

    环球ug视讯官方网站入口
  • 国创赛:年度竞赛制,竞争激烈,优胜项目获资源对接机会。
  • 大创:周期1-2年,分创新训练/创业训练/创业实践三类,立项后按阶段验收(如论文专利结题)。
  • 国创赛制度设计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战略,通过多赛道协同国际化参与及产业联动,构建了“教育—实践—转化”的全链条双创生态,已成为中国高校双创教育的重要标志。更多细则可访问[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]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。